-
作者:孫祎萌刊發媒體:光明日報刊發時間:2018-11-19
《滴青藍》(商務印書館2018年出版)
對寫作的人而言,文字本身即是故鄉。鄉音無改,母語不輟,精神世界的故鄉便可超越物理意義上的天空與地面。一個人可以別家、離鄉、去國,但始終在場,依靠的是語言,是記憶,更準確地說是文字,是書寫。
拿到新書《滴青藍》的一霎有種隱秘的欣喜,像是在...
-
作者:李舫刊發媒體:封面新聞刊發時間:2018-10-23
《絲綢之路名家精選文庫·詩歌卷》 李舫主編(商務印書館2018年出版)
一
山積而高,澤積而長。
在蒼莽遼闊的歐亞非大陸,有這樣兩“條”史詩般的商路:一條在陸路,商隊翻過崇山峻嶺,穿越于戈壁沙漠,聲聲駝鈴回蕩遙無涯際的漫長旅程;一條在海洋,商船出征碧...
-
作者:孫祎萌刊發媒體:光明日報刊發時間:2017-11-29
《我為他們照過相》 張昌華著 商務印書館出版
高莽為張昌華所作速寫,圖片選自
《我為他們照過相》
鐘敬文在冊頁上題字 圖片選自
《我為他們照過相》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指出:社會主義文藝是人民的文藝,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中進行無愧于...
-
作者:胡珉琦刊發媒體:中國科學報刊發時間:2016-10-21
《北冥有魚:人類學家的田野故事》
在這個內容為王的時代,寫手的身份不重要,故事好就是本事。這不,最近,中央民族大學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教授潘蛟講的一個田野小故事——《成為問題的“少數民族”與作為“問題村”的魏公村》經微信公眾號的發布,迅速吸引了一大...
-
作者:游寶諒 刊發時間:2016-08-30
2015年商務印書館將游國恩先生早期的兩本文學史著作《先秦文學》和《中國文學史講義》合為一冊重新付印,收入“中華現代學術名著”叢書。《先秦文學》是1934年應商務印書館之約撰寫的專書,曾收入“萬有文庫”和“百科小叢書”;《中國文學史講義》是游先生1929—1931任...
-
作者:杜廷廣刊發媒體:《中華讀書報》(2016年08月24日20版)刊發時間:2016-08-24
《德國天才》(TheGermanGenius)的作者彼得·沃森(PeterWaston,1943—),國內讀者并不陌生。其重要著作大多被譯為中文出版,如《20世紀思想史》《人類思想史》《大分離:舊大陸與新大陸的歷史與人性》《美第奇陰謀》等。彼得·沃森系英國當代著名歷史學家、作家和記者。曾就讀于倫敦達...
-
作者:江澤涵刊發媒體:《羊城晚報》(2016年8月21日)刊發時間:2016-08-21
科學研究一直被視為神圣不可侵犯。誠然,科學一旦被資本所圈養,就很容易被不同的利益綁架利用。在江曉原和方益昉所著的
《科學中的政治》(商務印書館)一書中,“科學”當然指科學,“政治”卻并不是指時政,而是指在科學的運作過程中,“人心”所起的作用。本書精要一言以...
-
作者:張媛刊發媒體:《遼寧日報》(2016年8月15日8版)刊發時間:2016-08-15
回顧“五四”,人們常常會不由自主地回溯歷史并思索:新文化運動是如何發生的?什么樣的力量能給人們的思想世界帶來如此巨大的沖蕩?回顧“五四”,我們會重新感受“自由”“平等”“愛國”的精神內涵。
“經典”需要重讀,也值得重讀,閱讀三...
-
作者:倪詠娟刊發媒體:《中華讀書報》(2016年07月27日18版)刊發時間:2016-07-27
家書,是一闋獨奏的心曲,是一條通幽的曲徑。嵇康個性狂放,卻在《家誡》里反復告誡10歲的兒子做人要小心,魯迅慨嘆道,“嵇康是那樣高傲的人,而他教子就要他這樣庸碌”,進而言其放誕實非本態。可知有些境況下,聽言觀行未必真能知其本心。反倒是“家書”,或許是一把特殊的心門密鑰...
-
作者:厲以寧刊發媒體:商務印書館刊發時間:2016-05-13
商務印書館“漢譯世界學術名著從書”(以下簡稱“漢譯名著”)從開始出版到現在,已經累計出版了四百種。這套叢書對中國學術界的貢獻,是有目共睹的。業內專家有自己的評價,正在學習的大學生、研究生們有自己的評價,一般讀者也有自己的評價。這些評價的一個共同點是:叢書促進了中國...
-
作者:黃希玲刊發媒體:中國出版傳媒商報刊發時間:2016-05-10
《二語習得與學習詞典研究》章宜華著/商務印書館2015年3月版/35.00元
對學習詞典的研究是隨著英語學習詞典作為一種新的詞典類型地位的奠定而發展起來的,包括理論研究以及詞典史研究。詞典史方面,有影響的有1999年A.P.考伊編著的《英語學習詞典編纂史》(English Dictionaries for Foreign Learn...
-
作者:孫述學刊發媒體:商務印書館刊發時間:2016-05-05
《辭源》是中國現代史上第一部大型語文性工具書,也是商務印書館的標志性品牌辭書,閱讀古籍必備,古典文史研究工作者常備。為紀念《辭源》出版100年,館務會決定2015年《辭源》第三版紙質版和電子版同時發布。《辭源》第三版的開發任務主要由數字出版中心來承擔,聯合漢語編輯中心成立項目組,共同推進。
...
-
作者:陳潔刊發媒體:文匯筆會刊發時間:2016-03-22
親人離開快二十年了,楊先生獨自留下打掃戰場,憑著她的倔強和堅忍,一點一點地實現親人未竟的心愿,也為世上的讀書人留下一個又一個文化瑰寶。
本文作者陳潔,商務印書館編輯,《錢鍾書手稿集》責編,她和她的團隊,這些年陪著楊先生做這個夢,并將這個夢一一實現。在《錢鍾書手稿集 外...